高校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小贴士
当前,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其中,学校师生群体因防范意识相对薄弱,成为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迷惑性强。除中间诈骗短信外,还有多种诈骗形式,如冒充政府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涉嫌某起案件,冒充学校领导或老师以交费为由骗取钱财等等。这些诈骗方式呈现出多变性、迷惑性的特征,往往使得高校学生防不胜防,掉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电信网络诈骗者熟悉学生心理,诈骗时针对性强。对于家境一般的学生,诈骗者往往会打着兼职、刷单、日结工资等旗号来招摇撞骗;他们也会利用学生间的攀比心理,打出日工资几百甚至上千的旗号来哄骗学生。诈骗者会根据高校学生不同的特点来有计划地实施诈骗,致使高校学生成为诈骗者的盘中鱼。
电信网络诈骗破案难度大,财物追回困难。由于并不直接接触,且联络工具往往为网络虚拟号码或非实名认证的号码,警方接到学生报案后往往很难在复杂网络环境中找到犯罪分子,因此会出现报案后损失无法追回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高校学生在受骗后报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案件的侦破。
文字来源:张曼雨
《高校电信诈骗案件频繁成因与解决措施》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澎湃·政务号”
电信网络诈骗典型作案手法
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多种多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也更加地无孔不入。对于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作案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勤工俭学为名的兼职刷单诈骗。犯罪嫌疑人会通过多种方式发布虚假网络兼职信息,并通过前期的小额业务获得当事人信任,再提高金额骗取大量资金。
②网上购物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特殊手段窃取当事人购物信息,冒充客服并以订单存在问题、商品需要退换等理由,让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后转走受害人存款。
③网络贷款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形式多种多样,有身份信息泄露“被贷款”、贷款时陷入网贷骗局、以贷还贷陷入高利贷陷阱、替人或公司作保背上债务和求职贷陷阱等。
④申领助学金、奖学金等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目标群体个人信息,以发放贫困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引导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进行转账。
⑤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以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人用来犯罪导致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为由,以传唤、逮捕、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⑥盗取社交软件账号,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盗取社交软件账号后对好友列表联系人发送借钱要求、刷单兼职等信息,引导受害人转账。
文字来源:烟台网警巡查执法
图片来源:卓旭律师事务所“卓旭普法”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1)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出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可能会让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好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及动态验证码,不轻易泄露,不在不明网站页面中填写。避免在网络上发布敏感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无意晒出车票、护照等从而泄露身份信息,或使用“所在位置”功能泄露位置信息。不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快递单、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往往有姓名、手机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2)火眼金睛识诈骗
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和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件,注意常见的五类诈骗方案:订单信息泄露类、网络贷款类、虚假获利类、虚假交易类、伪造身份类。
(3)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
支付环境多多留心,手机做好安全防护,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尽量不在公用电脑上登录、使用电子银行。安全使用支付工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网银U盾等安全介质,仔细核对交易界面中的收款账户等信息,开通余额变动提醒、账户安全锁等功能。培养良好支付习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未知二维码,不向陌生人泄露或在不明网页填写支付信息,涉及钱财交易应警惕,不轻信陌生人说辞。
文字来源:海淀公安